物联网叫好不叫座,分析指出最大的障碍和挑战是这两个

网络 物联网
物联网何时能真正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业界都不同的看法,有人指出子至少还要5~10年,也有人之处未来3年内爆发。

物联网叫好不叫座,原因总结,最关键的是两点:(1)标准统一,(2)信息安全。

标准统一

物联网从概念提出,一直倡导智能化,其中技术创新就是关键之战。但是,一些关键技术在国内还是掌握不足,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障碍。物联网要成为万物互联,就要联合各个产业,这时候,就需要出台各行业都能接入和遵从的标准。物联网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障碍。

了解到,目前国家12个部委的23多个已有的标准工作组,正在积极响应,联合参与标准的制定。可惜,碰上复杂的物联网,这个标准据说短期内很难出台。

不得不说,物联网的大规模落地,首要条件就是标准体系的建立。当前情况,就是行业、企业之间,就物联网应用的标准,难以达成一致,已经导致众多项目难以实现真正的互联。

各方面的宣传报道,可以看出,物联网的推动过程中,三大运营商,尤其是中国电信,非常积极主动。这是有原因的,市场规模巨大的物联网市场,最大的受益者,其实就是网络运营商。庞大的基础网络和数据传输,都会给运营商带来更大的机会,三大运营商是不会轻易错过的。

当前,电信主导NB-IOT网络标准,获得华为等一众企业的支持和合作,但后续能否成为主导,还是未知数。

[[217802]]

信息安全

我们都能感受到,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一些你自己都未必清楚的细节,都很有可能,全部或部分被物联网中的感知元器件捕获、记录、传输并保存下来。这些信息随着时间推移,会形成丰富的真实海量数据。有数据,就要面对安全性问题。可以说,物联网发展中,最大、最困难,也是最艰巨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的解决数据的安全问题,如何因万物互联给人们带来方便、智能的同时,提供更有保障、更安全、更可靠的服务。物联网的所有终端都为实物,实物又被智能网络互联在一起,试想,如果人们的电脑或手机通过网络,与家中的保险柜、门锁、空调开关等等连接在一起,而这连接过程、数据传输过程,安全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那将会爆发多少信息安全事件?

随着物联网的迅猛发展,安全攻击也在所难免。就目前阶段,收集到或预测到攻击,可分类为:对感知层的攻击、对网络层的攻击、对应用层的攻击。

RFID的安全威胁。RFID使用的是无线通信信道,由于无线信道是广播的开放信道,攻击者可以随意截取数据;同时还可以发射干扰信号,使得RFID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正常数据交换受到很大的影响,可以冒名发送或伪造数据。

感知识别层的设备、节点等无人看管,容易受到物理操纵。攻击者很容易就能接触到这些设备,从而对设备或其嵌入其中的传感器节点进行破坏。攻击者甚至可以通过更换设备中的软硬件,对它们进行非法或者破坏性操控。

攻击者也可以在物联网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内,通过发射无线电信号来进行干扰,从而使无线通信网络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瘫痪。例如,2008年,波兰一名14岁少年用一个改装过的电视遥控器控制了波兰第三大城市罗兹的有轨电车系统,导致数列电车脱轨、人员受伤。

物品的感知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前提。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通过RFID、传感器、和GPS定位等技术能够随时随地并且自动地获取物品的信。因此,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物品的确切位置及周围环境等相关信息。然而在物联网的应用中,RFID标签能被嵌入任何物品中,一旦被嵌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如果物品的使用者没能察觉,那么物品的使用者将会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及追踪。这无疑对个人的隐私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而且人身安全也无法的到保障。国际案例,2007年,时任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心脏病发作,被怀疑缘于他的心脏除颤器无线连接功能遭暗杀者利用。这被视为物联网攻击造成人身伤害的可能案例之一。

结束语:

物联网何时能真正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业界都不同的看法,有人指出子至少还要5~10年,也有人之处未来3年内爆发。但是,目前除了技术障碍外的标准缺失,让国内物联网的未来仍然处于模糊状态。

另外,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除了在技术层面要加强防护外,更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的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康顺畅的环境。

物联网是什么,引用学习: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给IT和通信带来了广阔的新市场。传感网于1999年最先被提出,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随后引申为物联网这一概念,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物联网”的理念源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1999年,美国Auto—ID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一种非常复杂,形式多样的系统技术。物联网即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等信息识别与传感设备,按计算机网络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连接到互联网,进行双方或多方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对物和人进行识别、定位、管理和控制。

按照现在的发展,在未来物联网是将无处不在的终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等...以及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通过各种无线(有线)的长距离(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模式营运,提供安全可控甚至于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控测量、定位、远程控制、远程维护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各种事物的高效、节能、安全、污染小的管理、控制、营运一体化。

责任编辑:赵宁宁 来源: 不二金牛
相关推荐

2015-06-02 13:43:27

安全分析信息安全

2012-06-26 12:42:54

云电视

2021-12-17 22:59:56

手机屏幕折叠

2012-12-28 10:35:18

2019-10-12 10:50:27

刷脸支付移动支付支付产业

2012-02-03 15:35:19

2022-07-08 19:00:00

Rust编程语言

2009-12-01 10:19:24

WiMAX

2017-08-15 10:20:08

Surface微软消费者

2020-05-09 23:03:16

工业物联网IIOT物联网

2022-08-10 14:04:32

工业物联网物联网数据集成

2019-04-08 08:54:09

物联网IOT技术

2022-03-18 13:22:34

物联网技能短缺

2020-09-14 18:42:47

物联网

2018-07-02 05:46:55

物联网运营商IOT

2013-01-15 09:08:29

2013移动互联网预言

2015-12-29 14:13:53

物联网兼容性

2020-12-10 10:32:33

区块链比特币数字货币

2021-12-30 15:16:33

物联网IOT物联网技术

2022-06-29 10:15:15

物联网硬件设计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